主页 > 老龄资讯 >

立足社区实际街道以均衡化促进助餐服务便利度

设置字体大小:【 】 【打印】 【页面调色版 发布时间:2023-11-14 17:30


  1個社區長者食堂、1個才智餐廳、7個社會化助餐點、10個家門口助餐點,周家渡大街基於轄區晚年人口分布和實際需求,構建完結「1+1+7+10」助餐服務掩蓋圈,打造「5分鐘為老助餐服務圈」,完成365天助餐服務「聰明」不打烊。
  
  周家渡助餐服務的「聰明」,指的是數字化,這在才智餐廳有著集中體現。周家渡對部分社區食堂展開智能化晉級改造,目前現已完成餐品信息智能讀取、養分標簽公示、餐食快速結算等功能,進一步提高服務水平及辦理能級。
  
  轄區白叟前去用餐,不需要手機支付或是刷飯卡,更不需要帶現金,才智餐廳現已引進人臉識別體系,白叟能夠「刷臉」用餐。「刷臉」不僅便當支付,體系還會主動搜集統計白叟的用餐數據與養分攝入信息,對白叟飲食提出智能推薦。在選餐過程中,白叟能夠根據不同餐食標註的養分標簽,挑選適合自己身體情況的餐食,養成傑出的飲食習慣。
  
  才智體系還能統計菜品銷售數據,食堂能夠此為根據動態調整供應,並依托配送數據辦理,完成全流程監督。此外,才智食堂的助餐數據還會實時匯集至大街才智養老服務渠道,主動匹配、豐富完善晚年人「一人一檔」信息,為後續個性化養分健康辦理、助餐服務優化、資源合理布點等供給支撐。
  
  數字化是周家渡「5分鐘為老助餐服務圈」三個特征之一,周家渡助餐服務一起講究社會化與均衡化,確保白叟吃得稱心、健康、便當。
  
  其中,周家渡經過社會化來提高助餐服務品質。傳統社區長者食堂存在供餐較單一、人手不足送餐時間延遲、長時間保存餐品質量會下降等問題,大街積極探索助餐服務新路徑,創始「社會化助餐」新模式。
  
  經過黨建引領,大街引進德興館、大壺春等百年老字號以及新式優質品牌連鎖餐飲企業加入大街養老服務聯盟,打造7家社會化助餐點,其日均供餐量達社區晚年助餐總量的10%以上,極大豐富晚年人就餐挑選。社會化助餐點以「企業讓利+政府補貼」「晚年人不充卡不充值」的形式,依托晚年人口數據庫及人臉識別技術,精準匹配常住晚年居民專屬優惠。
  
  立足社區實際,大街以均衡化促進助餐服務便當度。大街在社區助餐點全掩蓋設立養分健康角,便當白叟在用餐的一起,獲取專業養分常識。養分健康角一起供給自助檢測服務,助力晚年人自我健康辦理。周家渡維護院內設食堂也主動翻開「圍墻」,與社區長者食堂形成互補支撐,有用延伸社區助餐服務半徑。